根據電子秤的工作原理及,設計了實用電子秤。電子秤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避免誤差的一些方法。電子秤具有結構簡單、系統 誤差小、調試方便、受環境影響小等特點。實踐證明,電子秤準確、直觀、可靠、便捷。
電子秤是一種測量工具,它利用荷重傳感器 把所稱物料的重量轉換成電信號,然后送到儀表 和計算機中進行處理,以便顯示或控制。長期以 來,大部分電子秤的校驗一直采用人工在現場向 料斗放砝碼的方式,鑒于現場環境不易操作,需耗 費很大的人力。而且,其校驗速度低,影響正常自 動上料制度的執行。所以對于某一個廠內部非貿 易性系統電子秤的校驗,浪費太大。
電子秤主要由七大部分組成:臺面殼體、均 壓框架、電阻應變片、彈性體、補償電阻、可調支撐 腳、底座。準確度從1/1500到1/10000以下的III 級,使用雙積分A/D轉換電路可以滿足準確度要 求并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成本低的優點。在國家計 量法規的貫徹實施中,電子秤自身的誤差和使用 中的附加誤差是制造者和使用者都要重視的問 題。
1.電子秤在設計和生產中減少誤差的方法
1.1傳感器技術指標的保證 選擇各項技術指標滿足準確度要求的傳 感器是保證電子秤質量的關鍵。線性度、蠕變、 空載溫度系數及靈敏度溫度系數是傳感器的重 要指標。對于每一個批量的傳感器必須按照國 家有關標準要求的取樣率進行抽樣檢查和高低 溫實驗。
1.2電子秤電路的溫度系數
理論分析和實驗證明輸入放大器的輸入 電阻和反饋電阻的溫度系數是影響電子秤靈敏 度溫度系數的重要因素,必須選擇溫度系數是 5*10'6的金屬膜電阻。對于生產的每一臺電子 秤必須進行高溫測試。對于某些溫度系數少量 超差的產品可以用溫度系數小于25*10-6的金 屬膜電阻進行補償。高溫測試的同時對產品進 行了溫度老化,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
1.3電子秤的非線性補償
在理想情況下,電子秤經模數轉換后的數字 量和施加在電子秤上的重量應是線性關系。生產 過程中進行準確度標定時,使用內部的計算機程 序進行單點校正。按照理想直線計算出數字與重 量的斜率后存儲在存儲器中。這就無法克服傳感 器和積分器產生的非線性誤差。采用多點校正,用 多條直線來逼近一條曲線有效地減少了非線性誤 差又不增加硬件成本。例如,1/3000準確度的電子 秤采用3點校正,1/5000準確度的電子秤采用5 點校正。
2.電子秤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1電子秤使用過程中避免碰撞 盡管在傳感器和電子秤結構設計中采取 了防撞限位措施,但過大的碰撞將使傳感器在 限位措施起作用之前就受到損傷,使其電參數 發生變化,影響了電子秤的測量準確度。
2.2根據稱量物品的重量選擇適當量程的
電子秤最大稱量3公斤、分度值1克的電子秤的 準確度是1/3000。如果用它稱量2公斤的物 品,它的測量準確度是1/2000,如果用它稱量 100克的物品,它的測量準確度就只有1/100。
2.3 環境溫度對稱量準確度的影響 國家標準對III級秤要求在0℃?40℃環境 溫度內保證準確度指標,如果使用環境溫度超 過此范圍,稱量準確度可能會受到影響。
2.4振動和風力對稱量準確度的影響 對于最大稱量15公斤、分度值5克的電 子秤,振動和風力對稱量準確度的影響不大。而 對最大稱量200克、分度值0.1克的電子秤,振 動和風力會使顯示數字跳動。
2.5環境濕度和酸、堿汽體或液體對電子秤的影響
國家標準對于III級秤要求在環境濕度≤ 90%保證準確度指標,要求避免接觸酸、堿汽體 或流體。對于沒有特殊處理的電子秤,>90%濕 度和酸、堿汽體或流體依附在電路上會使電路 參數發生變化,甚至使電路遭到破壞。對于上述 使用環境,可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產品。
2.6電子秤的年檢要求 電子秤因使用和環境及器件老化的影響, 準確度有可能發生變化。要按國家計量技術法 規要求定期檢定。未經檢定或超過檢定有效日 期的電子秤不能使用。
3.如何避免計量管理中的缺陷
3.1計量基本知識理解應透 《質量管理手冊》是說明檢測機構測試能 力、工作范圍和檢驗公正性的文件,它應全面系 統的反映檢測機構的測試能力和管理水平。在 檢查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檢測機構的《手冊》本 身就存在問題。如在手冊的檢測能力配備表中 忽視了法定計量單位的使用。將公斤寫成 kg,毫米寫成mm”。在檢測能力配備表中混 淆了參數量程、準確度和儀器量程、準確度的概 念。混淆了量值傳遞與量值溯源的概念等。這 些計量基本知識,一些檢測人員還沒有完全領 會。
3.2管理制度要完善
一些檢測機構各部門的管理制度存在重復和遺漏現象,如有“試驗員崗位職責”,又有 “技術人員崗位職責”屬職能重復。遺漏了“檢測 機構法人制度”、見證送樣制度”等重要制度,這 些都反映出檢測機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3.3檢測儀器的計量管理應日趨健全
檢測儀器、設備的計量管理對檢測機構來說 至關重要。它對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直 接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檢測機構的報告質量。 被檢查的個別檢測機構,雖然擁有了全套的儀 器設備硬件,卻缺少健全的儀器、設備計量管理 手段,儀器設備檔案資料不全,儀器設備計量管 理臺帳不全,沒有建立儀器設備的日常抽查制 度,沒有編制科學有效的儀器設備周期檢定計 劃等這些都反映了儀器計量管理的匱乏。
3.4監督檢查機制落實徹底
一些檢測機構雖然建立了《質保體系檢查 制度》、《質量管理手冊頒發、修改、檢查制度》、 《檢測工作質量檢查制度》,卻沒有嚴格的落實 實施,或實施不全面,造成管理制度的虛設。
通過對10家土建二級檢測機構的檢查, 我們看到檢測機構計量工作薄弱,缺乏計量保 證是制約檢測機構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擺在 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是:
3.4.1大力加強計量法律法規和計量技術 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檢測機構管理者的計量 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對計量工作的重視程度。 推動其加強計量管理,在人才、資金上投入。
3.4.2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法律法規技術 咨詢,舉辦計量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計量基礎學習班,普及計量專業知識,提高檢測 機構檢測人員的計量意識。
3.4.3技術監督部門、檢測部門之間應開展 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術幫促活動,引導幫助他們 “我要計量”。建立健全計量管理體系和檢測體 系,使其達到計量考核規范的要求。
3.4.4依法加強對檢測機構計量工作的日 常管理和監督,開展量值傳遞,做好強檢計量器 具的檢定等工作。
3.4.5 質量監督部門和檢測機構行業主管 部門應聯合起來加強對檢測機構的督查工作。 行業主管部門的試驗室等級檢查應注入計量管 理的基本內容,考慮計量認證的基本要求。促使 檢測機構不僅注重硬件投入,還必須注重計量 管理。
4.結束語
電子秤所用的元件少,結構簡單,系統誤 差小,調試方便,操作不受現場環境及天氣條件 的影響,唯一的標準是砝碼。只需稍加計算,便 能校驗各種量程的電子秤,測試手段直觀、省 時、省力,改善了校驗儀表的工作環境,大大提 高了勞動生產率,減輕了勞動強度。該校驗儀經 張鋼應用證明,測試準確,可靠便捷。